礄口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圖 在地圖上顯示所有坐標,或者使用下方服務查看: OpenStreetMap

礄口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市轄區,今為前漢口城區三區之一(另兩區為江漢區江岸區[1]漢口鎮發祥於此,區境今涵蓋一部分舊漢口市鎮,有「漢口之根」美譽[2][3];另外京漢鐵路開通後近代漢口工業開始在宗關開辦發祥,諸如宗關水廠、申新第四紡織廠與福新麵粉五廠,漸成宗關工業區[4];延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礄口路以西地帶也是武漢的一處工業基地[2]。礄口區境內擁有多處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為武漢市礄口區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及其簡要介紹。

目前武漢市礄口區境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總計10處,其中3處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7處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區境內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且尚未評定礄口區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歷史年代最早者為建於清代的石橋保壽橋及巷道藥幫一巷石板路,最晚者為建於1956年的武漢體育館[5]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名稱 子項 分類 時代 地點 圖片 保護歷史 簡介
第一批(1956年11月15日公布)[7]
辛亥首義烈士墓(二) (礄口區) 紀念建築物 1911年 六角亭街道利濟北路97號
30°34′29.0″N 114°15′55.7″E / 30.574722°N 114.265472°E / 30.574722; 114.265472 (辛亥首義烈士墓(二)
(礄口區)
)
建於1913年,用以埋葬陽夏保衛戰期間在王家墩、玉帶門站歆生路、濟生堂一帶陣亡的革命軍將士遺體2000餘具[8][9]
第六批(2014年6月22日公布)[10]
既濟水電公司宗關水廠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1908年 宗關街道沿河大道388號宗關水廠內
30°34′38.9″N 114°13′05.3″E / 30.577472°N 114.218139°E / 30.577472; 114.218139 (既濟水電公司宗關水廠舊址)
2011年3月21日,第五批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11] 含水廠輪機房(老泵房)及辦公樓兩處建築。水廠建於1906年,1909年投入生產並開辦至今[12],是武漢三鎮自來水開源之處。[13]
博學中學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1907年 韓家墩街道解放大道347號武漢四中
30°35′25.0″N 114°12′52.2″E / 30.590278°N 114.214500°E / 30.590278; 114.214500 (博學中學舊址)
學校前身為博學書院,創辦於1899年,1907年遷至韓家墩的現址,1927年中學部獨立稱「私立漢口博學中學」。1938年西遷四川,1946年返回漢口原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改制為武漢市第四中學並開辦至今。[14]亦為袁隆平的母校[15]

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名稱 分類 時代 地點 圖片 簡介
第三批(1988年12月25日公布)[16]
保壽橋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漢正街道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C館6號門前
30°34′23.5″N 114°16′22.1″E / 30.573194°N 114.272806°E / 30.573194; 114.272806 (保壽橋)
重修於1834年,前身為玉麟橋[17][18]。後湮沒成為巷道及房屋牆基[19]。2016年因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項目重見天日,後整體遷移保護,2019年遷回原處[20][21]
第五批(2011年3月21日公布)[11]
藥幫一巷石板路 古建築 漢正街道藥幫一巷
30°34′18.4″N 114°16′28.05″E / 30.571778°N 114.2744583°E / 30.571778; 114.2744583 (藥幫一巷石板路)
石板路鋪就於清乾隆時期,長約150米。為武漢市內保存狀況最好同時也最完整的一條青石板路。明末漢口鎮興盛之時,河南懷慶府的藥農在這一帶做藥材生意,後來不斷壯大,使藥幫巷及附近一片自然形成了藥材市場[22][23]
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 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民國 漢正街道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東南側
30°34′25.9″N 114°16′29.8″E / 30.573861°N 114.274944°E / 30.573861; 114.274944 (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
建築由兩個不同的部分:1919年建成的警鐘樓與1921年建成的義士享堂組成[24]。2007年3月9日,以「義勇軍消防聯合會」的名義被評為第四批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25]。2016年因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項目整體向東平移[24]
天主教聖母會舊址 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民國 寶豐街道寶豐路28號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市結核病防治所)內
30°35′00.2″N 114°14′55.0″E / 30.583389°N 114.248611°E / 30.583389; 114.248611 (天主教聖母會舊址)
建於1923年夏,為天主教聖母會法文學校建築群中的修士樓,另有教學樓一座[26]。1929年轉賣給方濟各會以培養神父,1954年停辦[27]。20世紀90年代末教學樓失火焚毀,後拆除[28]
福新麵粉五廠舊址 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1918年 宗關街道沿河大道364號宗江路路口
30°34′32.1″N 114°13′25.2″E / 30.575583°N 114.223667°E / 30.575583; 114.223667 (福新麵粉五廠舊址)
1918年由榮氏兄弟開辦,當時為華中地區最大的麵粉廠,抗日戰爭期間為防資日曾內遷,戰後搬回[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改制為武漢市第一麵粉廠[29]
武漢輕型汽車廠辦公樓 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1953年 韓家墩街道古田五路17號
30°35′35.8″N 114°12′51.5″E / 30.593278°N 114.214306°E / 30.593278; 114.214306 (武漢輕型汽車廠辦公樓)
曾為漢口機械學院(後武漢機械學院)教學樓[30],後為武漢長江汽車製造廠(後武漢輕型汽車總廠)使用[31]
第六批(2023年12月6日公布)[32]
武漢體育館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1956年 寶豐街道解放大道612號崇仁路路口
30°34′45.6″N 114°15′17.2″E / 30.579333°N 114.254778°E / 30.579333; 114.254778 (武漢體育館)
1956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總投資160萬元[33]。內設比賽廳等場館,其中比賽廳可容納3800名觀眾[34]。2018年1月27日被列為第十一批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35]

注釋[編輯]

  1. ^ 武漢地名志(1990年),第242頁
  2. ^ 2.0 2.1 武漢地名志(1990年),第71頁
  3. ^ 礄口區志(2007年),第1頁
  4. ^ 4.0 4.1 宗關街道志(2021年),第100-101頁
  5. ^ 2023年硚口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不可移动文物情况. 武漢市礄口區人民政府. [2024-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9) (中文(中國大陸)). 
  6. ^ 张全省:发生在宝鸡大地上的抗战传奇故事. 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寶雞基地). 2020-09-23 [2024-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8) (中文(中國大陸)). 
  7. ^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 連結至維基文庫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轉發省文化局所提出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名單,希做出標志負責保護的通知((56)鄂化字第1049號). 維基文庫. 1956-11-15 (繁體中文). 
  8. ^ 武漢地名志(1990年),第597頁
  9. ^ 武漢市志 民政志(1990年),第14頁
  10. ^ 湖北省人民政府. 連結至維基文庫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鄂政发〔2014〕27号). 維基文庫. 2014-06-22 (簡體中文). 
  11. ^ 11.0 11.1 武漢市人民政府. 連結至維基文庫 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武政〔2011〕23号). 維基文庫. 2011-03-21 (簡體中文). 
  12. ^ 武漢公用事業志(1990年),第187頁
  13. ^ 宗關街道志(2021年),第241-242頁
  14. ^ 武漢市志 教育志(1991年),第195頁
  15. ^ 世中赛在武汉四中开幕 袁隆平回母校看田径比赛. 長江網. 2015-06-29 [2016-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中文(中國大陸)). 
  16. ^ 武漢市人民政府. 連結至維基文庫 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武政〔1988〕134号). 維基文庫. 1988-12-25 (簡體中文). 
  17. ^ 夏口縣誌 建置志(1920年),第7頁
  18. ^ 後堤外保壽延壽二橋合記(1896年)
  19. ^ 武漢地名志(1990年),第384頁
  20. ^ 这座汉口最古老的石桥,可谓汉口城市之根. 武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2023-05-31 [2024-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8) (中文(中國大陸)). 
  21. ^ 357岁保寿硚回归汉正街. 武漢市礄口區人民政府. 2021-07-31 [2024-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5) (中文(中國大陸)). 
  22. ^ 王永勝; 劉孝斌; 楊志猛. 武汉药帮一巷青石板路将被立碑保护(图). 鳳凰網湖北頻道. 2013-09-05 [2024-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7) (中文(中國大陸)). 
  23. ^ 何山. 孫曼莉 , 編. 云游荆楚 | 怀药闯天下的武汉“药帮一巷”.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台. 2024-04-01 [2024-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9) (中文(中國大陸)). 
  24. ^ 24.0 24.1 武漢消防. 武汉这个“行走”的文物建筑,终于修缮完毕了!. 2024-01-05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9) –透過微信公眾號 (中文(中國大陸)). 
  25. ^ 武漢市人民政府. 連結至維基文庫 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目录的通告(武政〔2007〕20号). 維基文庫. 2007-03-09 (簡體中文). 
  26. ^ 百姓攝影(2010年),第247頁
  27. ^ 礄口區志(2007年),第917頁
  28. ^ 百姓攝影(2010年),第248頁
  29. ^ 武漢地名志(1990年),第83頁
  30. ^ 礄口區教育志(1986-2015)(2016年),第二章 小學教育-第八節 學校簡介
  31. ^ 武漢地名志(1990年),第82頁
  32. ^ 武漢市人民政府. 連結至維基文庫 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武政〔2023〕16号). 維基文庫. 2023-12-06 (簡體中文). 
  33. ^ 湖北省體育志(1992年),第543頁
  34. ^ 武漢市志 體育志(1990年),第175頁
  35. ^ 武漢市人民政府. 連結至維基文庫 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十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的通告(武政〔2018〕5号). 維基文庫. 2018-01-27 (簡體中文). 

參考文獻[編輯]

  • 武漢市地名委員會. 武汉地名志. 武漢: 武漢出版社. 1990. ISBN 7-5430-0334-1 (中文(中國大陸)). 
  •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武汉市志. 第6卷 民政志.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0. ISBN 7-307-00791-6 (中文(中國大陸)). 
  •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武汉市志. 第20卷 教育志.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1. ISBN 7-307-01132-8 (中文(中國大陸)). 
  •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武汉市志. 第26卷 體育志.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0. ISBN 7-307-00770-3 (中文(中國大陸)). 
  • 湖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 湖北省体育志. 武漢: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2. ISBN 7-5034-0131-1 (中文(中國大陸)). 
  •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宗关街道志.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21. ISBN 7-307-00791-6 (中文(中國大陸)). 
  • 武漢公用事業志編纂委員會. 武汉公用事业志. 武漢: 武漢出版社. 1990. ISBN 7-5430-0343-0 (中文(中國大陸)). 
  • 武漢教育志叢編纂委員會; 礄口區教育志編纂組. 硚口区教育志(1986-2015). 武漢: 武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82-0888-1 (中文(中國大陸)). 
  • 侯祖畲. 夏口县志. 卷五 建置志. 漢口. 1920 –透過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文(繁體)). 
  • 后堤外保寿延寿二桥合记. 漢口. 1896 (中文(繁體)). 
  • 武漢市礄口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硚口区志. 武漢: 武漢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430-3641-3 (中文(中國大陸)). 
  • 武漢地方志辦公室. 百姓摄影. 武漢: 武漢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0-4540-8 (中文(中國大陸)).